【通信产业网讯】(记者 胡媛)近日,在“中国移动(600941)2025年至2027年全闪存存储产品集中采购项目”中,曙光存储的集中式全闪存储FlashNexus,中标3800万元。
然而,这并不是中国曙光第一次中标中国移动存储产品集采。最近的几次相关集采中,曙光存储ParaStor以总额1.7亿元,容量型和性能型两个标段双双第一份额的成绩,中标中国移动2023年至2024年分布式文件存储集中采购项目。曙光存储以1.2亿元斩获中国移动2025—2027年分布式存储集采全标段份额……自2020年起,曙光连续6年入围中国移动分布式存储集采,累计中标金额超8亿元,深度支撑存力智能调度平台、移动云、咪咕音乐等核心业务。
这份来自通信行业多年的认可,再次证明在AI时代,曙光存储是运营商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合作伙伴。众所周知,中国移动集采的入围评选在业界是出了名的“严苛”,那么,曙光凭什么屡次拔得头筹?
中国移动全闪存储集采:“闯关难度”首屈一指
作为行业风向标,中国移动全闪存储集采的“闯关难度”在业内首屈一指,测试数量多、指标要求高,需成功通过功能、性能、可靠性、功耗等69项严苛测试。
在谈到运营商对全闪存储产品的要求时,曙光存储运营总监石静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移动持续推动关键信息技术的国产化进程,并取得了显著进展。
具体而言,从中央处理器(CPU)到内存缓存,再到存储介质如闪存,以及网络接口控制器(NIC)等关键组件,均实现了国产化。此外,即便是电源等小型组件银易配资,也遵循了国产化的原则,确保了技术核心的自主可控。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国产化技术将应用于核心业务,如数据库管理和虚拟化服务,对性能指标如低延迟和每秒输入/输出数(IOPS)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由于这些业务的重要性,对存储系统的稳定性要求亦极为严格。在实际运行中,系统可能面临控制器故障或硬盘损坏等各类问题,因此必须确保这些故障对业务的影响最小化,通常要求在几秒内恢复正常运行。这些构成了国产化技术应用的核心需求。
石静坦言,在中国移动严格的测试中,有一项是挑战性极高的测试项目,即在14天的高负载条件下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在此期间,除了面临较高的压力负载外,还需进行一系列故障模拟测试,包括但不限于设备重启、磁盘拔除,以及前端网络接口卡故障等。测试要求在发生故障时系统性能仅允许在限定范围内下降,并且在14天测试周期结束后,系统整体性能必须满足既定标准。在测试期间,除了预定的故障模拟外,不得出现任何非计划内的问题,如意外告警等。
石静补充道,换言之,在这一长期稳定性测试中,同时考察了产品在性能上的稳定性。此外,这14天的测试实际上模拟了两地三中心的运行模式,即三套设备中两套构成双活系统,另外一套执行远程复制任务,整个测试期间三套系统需协同运行。
中科曙光FlashNexus :国产高端全闪存加速突围
此次中标是曙光存储与中国移动合作的里程碑式跨越。本次集中式全闪存储合作,标志着双方合作从分布式扩展至时延敏感型的实时数据结算、5G核心业务支撑等关键业务场景,为5G+算力网络建设提供了自主可控的先进存力底座。
曙光存储集中式全闪FlashNexus通过全部考核,在高并发负载稳定性、跨数据中心双活等核心能力达到领先水平,获得头部客户认可。
据石静介绍,在项目竞争中,技术优势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性能占据了技术评分的40%,因此性能成为关键指标。从性能层面来看,FlashNexus产品具备多项技术特点,使其达到当前的极致性能。从硬件平台的CPU处理器、PCIe交换芯片到SSD介质,整个链路均采用PCIe5.0标准,相较于市场上其他厂商的产品,如PCIe3.0或PCIe4.0,中科曙光是唯一实现全链路PCIe5.0的厂商。这一硬件平台为中科曙光的软件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针对该硬件平台,中科曙光开发了端对端的高效协议,从而显著提升了整体性能。
除了性能之外,FlashNexus产品针对业务连续性要求较高的场景进行了优化。在功能性要求方面,满足了本地数据保护、两地三中心的双活、远程复制等容灾技术需求,这些功能要求的门槛较高。在数据保护和容灾技术方面银易配资,能够充分满足用户需求。
此外,在本次投标中,中国移动将八项绿色节能作为评估标准之一。FlashNexus产品在功耗方面表现优异,低功耗直接提升了功耗评分,从而间接促进了项目的中标。
综上所述,在排除商务层面因素后,技术上主要体现在高性能、功能与用户需求的高度匹配以及丰富的功能性。同时,节能方面的优势也为项目中标贡献了重要加分项,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中科曙光FlashNexus在该项目中成功中标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在国际存储性能委员会公布的SPC-1基准测试报告中,曙光存储FlashNexus以32控架构实现3000万IOPS超高性能与0.202ms极致时延,刷新全球全闪存储性能纪录位列第一,成为全球性能标杆。
目前,FlashNexus已在通信、智算、AI等多个重点行业部署落地,为AI时代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注入强大动能。
从技术追赶到市场主导:推动中国存储产业崛起
随着AI大模型普及,企业对低时延、高吞吐存储的需求激增。国产全闪存通过端到端优化适配AI训练推理场景,支撑实时数据处理与分析。运营商5G+算力网络建设进一步推动分布式全闪市场需求增长。中国通信行业正加速以国产集中式全闪存替代国际品牌产品。
当前,曙光存储围绕“安全、高效、海量、融合、绿色”价值构建核心竞争力,用先进存力为产业数智化转型保驾护航,推动中国存储产业崛起。
石静指出,除了在性能方面,FlashNexus产品有很多创新外,在软件层面,中科曙光的设计从硬盘到硬盘框、控制器,均实现了高效协同,各组件间分工明确,紧密合作。此外,采用了控制器架构式矩阵互联技术,确保从应用服务器的主机接口到中间层控制器,直至后端硬盘的网盘通道,形成一个全对称的网络扩展结构。
在可靠性方面,中科曙光的产品同样展现出显著优势。目前,中科曙光是业界唯一支持四盘校验的厂商,相较于其他产品通常仅支持双盘或三盘校验,中科曙光的产品能够保证在四块硬盘同时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数据的可靠性及业务的连续性不受影响,这在业界中是独一无二的。
在功耗方面,中科曙光的产品具备显著优势。由于CPU及核心部件均为自主研发,能够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灵活调整功耗策略。在需要全速工作时,设备将全力运行。而在业务需求不高时,会调整设备至休眠或非全速状态,以确保低功耗。此外,在AI场景中,除了产品性能表现外,中科曙光的全闪存集中式存储解决方案在大规模推理应用中表现尤为突出,特别是在大模型训练和规模化部署方面。
在人工智能领域,目前市场主要分为大模型训练和规模化部署两大块。随着DeepSeek的兴起,推理领域得到了显著发展。在推理过程中,前端支撑的终端推理数量越多,对计算节点的要求越高,对存储的高并发数和低延迟要求也相应提高。低延迟意味着更快的推理速度和更佳的用户体验。在推理过程中,如GPT文本交互、用户期望得到即时响应、无延迟的体验至关重要。集中式存储解决方案,如中科曙光提到的几个技术特点,能够确保高IOPS和低延迟,这在推理场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曙光存储的AI解决方案中,整合了分布式全闪存储ParaStor和集中式全闪存储FlashNexus,形成联合打包方案。分布式存储满足大模型训练中对高带宽的需求,而FlashNexus产品则适用于大规模商用推理过程。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和完美的存储解决方案。
作为自主创新的中国科技再攀高峰的标志,曙光存储将持续打造更强的产品力银易配资,助力中国科技发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通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