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金惠配资
伊朗高层十分后悔,他们与俄罗斯达成的“联盟”,在危难之际不仅没有等来雪中送炭,反而尝到了被人落井下石的滋味。
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成员穆罕默德·萨德尔不久前表示,在今年6月为期12天的伊以冲突期间,俄罗斯向以色列分享有关伊朗防空系统的信息。
而大家都知道,伊朗装备有俄罗斯的S-300防空导弹,基本上都部署在核设施等关键目标附近。
«——【·十二天炮火中的盟友沉默·】——»
今年 6 月的中东天空,被导弹和无人机的轰鸣声撕裂。伊朗和以色列之间那场持续 12 天的激烈冲突,让德黑兰的领导层看清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 他们寄予厚望的俄伊战略联盟,在真刀真枪的考验面前不堪一击。
展开剩余83%道导弹和 1000 多架无人机,给以色列造成了 28 人死亡和数十处设施被毁的损失。但伊朗自己的损失更让人心疼,以色列空军精准打击了德黑兰北部的雷达设施,居民区、科学中心、研究机构都遭到轰炸,重建工作成了摆在伊朗面前的巨大难题。最让伊朗上下揪心的是,核设施等关键目标随时面临被摧毁的风险,而负责保卫这些核心设施的,正是从俄罗斯高价购买的 S-300 防空系统。
就在伊朗军队浴血奋战的时候金惠配资,他们的 "战略盟友" 俄罗斯却表现得异常冷漠。按照今年 1 月两国刚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双方本该在安全领域深化协作,可当伊朗最需要支持的时候,俄罗斯的态度却暧昧不清。普京总统虽然嘴上说 "不会放弃伊朗",但实际上既不提供军事援助,也不谴责以色列的侵略行为,只是不痛不痒地表示 "每天都保持联系"。这种隔岸观火的态度,让伊朗军方和民众寒透了心。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冲突期间给普京递了亲笔信,恳求俄罗斯能伸出援手,可得到的回应只有外交辞令的敷衍。要知道,两国条约里明明白白写着 "若缔约一方遭受侵略,另一方不得向侵略者提供任何可能助长侵略的援助",可俄罗斯不仅没帮忙,反而有消息说他们早就和以色列保持着密切的情报合作。这种在盟友危难时刻的沉默,比直接的背叛更让人难受。
«——【·S-300背后的致命暗门·】——»
冲突最激烈的时候,伊朗 "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 成员穆罕默德・萨德尔的一番话,像一颗炸弹在德黑兰炸开了锅。这位由总统、议长等 48 位军政大佬组成的重要机构成员公开表示,俄罗斯在冲突期间向以色列分享了伊朗防空系统的关键信息。这话一出,伊朗上下一片哗然,因为所有人都清楚,那些 S-300 防空导弹是伊朗保卫核设施的最后屏障。
说起这些 S-300,伊朗真是一把辛酸泪。2007 年就签了采购合同,结果因为联合国制裁拖了八年,直到 2015 年伊核协议达成后才解禁。可就算这样,俄罗斯还是在技术细节上不断刁难,硬生生拖到 2024 年 8 月才完成部署,而且只给了 4 个营的规模,根本无法覆盖全境。伊朗把这些宝贝疙瘩全都部署在福尔道核设施等要害部位,本以为能高枕无忧,没想到却可能栽在了 "盟友" 手里。
萨德尔的指控可不是空穴来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的泄密文件显示,俄罗斯一直把伊朗当成潜在威胁,早就开始监视伊朗的核计划。更让人震惊的是,文件里明确说俄罗斯从 2010 年起就在伊朗和以色列的博弈中更倾向于支持后者。难怪以色列空军能精准命中德黑兰的雷达设施,要是没有内部信息,怎么可能这么轻松得手?
«——【·军演遮不住的裂痕·】——»
冲突结束后没过多久,俄罗斯和伊朗就在里海搞了场声势浩大的 "CASAREX 2025" 联合军演。俄罗斯出动了黑海舰队的 "猎豹" 级护卫舰,伊朗更是让海军常规舰队和革命卫队精锐部队共同参演,表面上看起来两国关系好得很。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场演习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公关秀,根本遮不住两国之间深深的裂痕。
军演刚结束,伊朗就迫不及待地调整了国家安全架构。总统佩泽希齐扬下令成立国防委员会,这是两伊战争结束后首次恢复这一机构。紧接着又任命阿里・拉里贾尼为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明确要求 "监测和优先处理国家安全风险"。这些动作明摆着是要加强内部整合,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毕竟吃一堑长一智,关键时刻还是得靠自己。
伊朗高层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当初以为和俄罗斯签了 20 年的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就能在对抗美以的时候多一个靠山。没想到条约墨迹未干,俄罗斯就原形毕露。FSB 的文件显示,俄罗斯不仅在暗中监视伊朗的核计划,还提防着伊朗获取尖端军事技术。而伊朗情报机构也没闲着,在俄罗斯境内忙着招募线人、窃取技术。这种互相提防的 "盟友关系",能撑到今天才出问题已经算奇迹了。
«——【·结语·】——»
经过这场冲突,伊朗终于明白,所谓的战略联盟不过是利益交换的工具。纸上的盟约再漂亮,也抵不过关键时刻的一次背叛。现在伊朗高层已经达成共识:国家安全绝不能寄托在别人身上,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真正掌握命运
发布于:重庆市通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